電影影評《聽見歌 再唱》: 一部出乎意料之外的電影,很可愛的臺灣影片,喜歡結局的處理

電影影評《聽見歌 再唱》: 一部出乎意料之外的電影,很可愛的臺灣影片,喜歡結局的處理方法!

電影影評《聽見歌 再唱》一部出乎意料之外的電影,很可愛的臺灣影片,喜歡結局的處理

這次給大家帶來的是臺灣音樂電影《聽見歌 再唱》(英文名Listen before you sing),故事敘述一個看不懂五線譜的體育老師和一個短暫停留的流浪教師,帶領著一群不懂合唱的原住民孩子在三個月的密集訓練下,試圖在合唱比賽中拿回大獎。以此來挽救即將被廢校的部落小學,你聽過拍手歌嗎?

事實上這部電影的靈感來源,就是將拍手歌發揚光大的馬彼得校長(Bukut Tasvaluan)以及臺灣原聲童聲合唱團​的故事喔!我們將會分享片中主要角色教會我們的事,並且分享背後的真實人物。

方雅各是個行動力十足的體育老師,總是積極地扛下許多不屬於自己的責任,像是一早就到學生家叫他們起床上學、或是不懂樂理卻接下指揮工作。對他來說,偏鄉學生所欠缺的一切,只要他能做到就會盡力付出,方老師因為在校學音樂時表現極差,當他在比賽中見到當年的老師,過去的自卑與恐懼全數湧上心頭,但同時卻也因為老師的一句,『怎麼布農族的孩子唱得跟平地的小孩一樣?』

讓他意識到,自己或許還帶著相同的盲點,在求學時代,離開部落來到一個全新的世界,自卑又恐懼的他因為想要快速地跟別人看齊,讓方雅各用埋頭苦幹、土法煉鋼的方式來學習。所以他在教學時,也沿襲了體育課的那一套,要孩子聽命行事、用自己的軍歌經驗來教唱,直到黃老師來到學校代課成為了合唱團中的伴奏,並在發現方雅各的秘密時,點出了他的問題,兩人於是決定私下特訓,持續為孩子們找到特色,也激發了他們的自信。在臺上發光發熱,同時方雅各也從孩子們身上找到靈感,發明瞭獨有的『動感指揮』,從中找回了自信。

這部電影是編導楊智麟,根據自己在原聲音樂學校擔任志工的多年觀察,所虛構出來的長片故事,然而在這之前,他就曾經製作過兩部有關合唱團的紀錄片,《唱歌吧!》和《不只唱歌吧》。並且在改編紀錄片的期間,把紀錄片主人翁馬彼得校長,和當時執導《KANO》的馬志翔結合在一起,因此創造出來方雅各的這個角色。出身自布農族的馬彼得校長,年輕時離開部落去到師專就讀時,認知到自己與別人的不同,感到特別地不自在,後來在一次的校外活動中,下定決心要透過教育,回到家鄉來幫助部落裡的孩子,但因為偏鄉教育資源不足,又多有幹擾教學的意外狀況,讓他窮則變變則通。也因此在2008年,他在原有的教育體制外,成立了『原聲音樂學校』。

電影影評《聽見歌 再唱listen before you sing》 一部出乎意料之外的電影,很可愛的臺灣影片,喜歡結局的處理

在假日為弱勢學童提供音樂教學和課業輔導,而他之所以會選擇音樂,就是因為相信,『要靠掌聲去擦亮孩子的自信心』,而最好的掌聲,就是來自於,不論勝負都能獲得鼓勵和關注的合唱表演,相較於體育競賽得要分出勝負的本質來說,會是一個更合適培養孩子信心的團體活動了。馬校長曾經在專訪中分享了他的教育理念,與其用能力或名次來評斷學生,打擊了他們的興趣和自信,還倒不如用『上臺或出國』去激勵孩子勇敢表現。同時也給了他們強烈的動機去學習,所以即便有些人不會唱,他還是會安排他們玩樂器,或是上臺『貢獻嘴形』。而這個有趣的做法,也在電影中用非常有趣的方式還原了,雖然馬校長自己的體育專長不是原聲教育課程中的主軸。但體育所需要的身心健康以及自律意志,都成為了教育中最強大的助力。

例如像是在2012年,它就帶領了合唱團的孩子登上玉山,參與已故齊柏林導演的《看見臺灣》拍攝工作,在計畫登山前要做的體能訓練,不僅磨練了孩子們的意志力,更重要的是成功挑戰玉山,感動電影觀眾的成就感,更讓孩子們帶著強健的體能和信心去面對人生未來的各種挑戰。馬校長雖然在2019年卸下了東埔國小的校長職位,但他還是繼續投入在創辦了十幾年的臺灣原聲教育協會裡,根據基督教論壇報的報導。在過去十四年中,臺灣原聲童聲合唱團​『橫跨了十四個部落鄉鎮,從小二到大四、培育超過250位原住民學生,影響超過750個部落家庭,他們也飛到世界10個以上的國家,完成超過160場表演。』

讓世界都聽見了來自臺灣最美麗的聲音,不僅如此,現在原聲教育的觸角已經延伸至高中,在關渡有一間原聲國際學院,作為臺灣第一所民間籌辦的原住民實驗學校,原聲國際學院在原有的高中課綱上,以英語與合唱來為學生開啟更多社會和國際的交流機會。對了,電影中方雅各的布農族名Bukut,保留了馬校長的名字,而許多劇情也都還原了馬校長年輕時的真實經歷,像是讀不懂五線譜、要孩子用尿來幫他舒緩蜜蜂叮咬。以及遭遇坍方,想出奇招送孩子比賽等等都是曾經發生過的事件喔,至於他的指揮風格是不是特別地動感,那就交給大家去找合唱團的表演影片來看看囉!

電影中描繪了部落孩子們隔代教養,以及需要幫忙務農的問題,這些都是再真實不過的狀況,然而事實上根據我們一位朋友透露,他在2015年之前因為公司贊助校園的計畫,會定期代表公司去信義鄉拜訪。才發現,原來在公司贊助早餐之前,很多學生一天只有吃一餐,就是政府提供的營養午餐。因為家中貧困,甚至是沒有可以照顧孩子的成人,讓許多學生留了一些午餐,當作晚餐來吃,甚至還要帶多一些給家裡的阿公阿嬤吃,這樣的孩子在目睹了外面的花花世界之後,再加上臨時成團的合唱經驗,怎麼可能還保有自信?

也因此在上臺前怯場,並且跟老師們要求不要上臺的這段情節,也是真實發生在馬校長身上的,另外由Ella陳嘉樺所飾演的音樂老師黃韻芬,在片中雖然是虛構出來的一名流浪教師。但她的困難處境卻是再也真實也不過,在2019年全臺國中小學擁有教師證,卻不是正職老師的人數約有20000多名,因為少子化,教育市場供過於求,同時學校也想要降低人事成本,保留彈性,於是調降了正職,取而代之的,是一年一聘的代理職缺。許多年輕教師無處可去,即便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學校,跟學生們培養感情和默契沒多久,又要分離,而這一點也讓黃老師從剋制到釋放情感的轉變中,變得更加合情合理。雖然近年偏鄉學校實施『專聘教師』的計畫,讓流浪教師們在工作上可以長期安頓,但現實是偏鄉老師往往得要多負責工作以外的雜務,這些沈重負擔也讓許多老師卻步了。

我們覺得,特別佩服編導的地方,就是在於不著痕跡地呈現了這些現實挑戰,用簡而易懂的方式吸引大眾關切這些問題,並且極為剋制地鋪陳觀影情緒,讓我們在感同身受的同時,還能靜下心來細細思考。或許這也就是為什麼這部電影在上映一個月後,都還能有這麼強勁的口碑吧!

電影影評《聽見歌 再唱listen before you sing》 一部出乎意料之外的電影,很可愛的臺灣影片,喜歡結局的處理1

在合唱團首次比賽失利之後,所有人的信心被擊潰一地,然而方雅各從前老師的一句話,卻成為了眾人們轉唸的契機,她問到方雅各,為什麼全團都是布農族,卻唱得跟平地孩子沒兩樣?我們想,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評審對於部落來的人,就抱著應該要更會唱歌的偏見,反而是期待他們可以驕傲地融入文化,呈現自己獨特的美,也因此,整部電影最讓我們受到啟發的段落,就是布農長輩合唱的片段了,長輩們說『沒有不好的聲音,只有適不適合的位置。』

而且在『唱歌以前要先聽別人在唱什麼,聽清楚了才一起唱,,後面加進來的聲音,要讓前面的聲音更好聽,合起來就是剛剛好的好聽。』,這個傳統智慧,也被呈現在中英文的片名裡,直接破題,於是『聽見歌,再唱』中間空了一格,然後英文片名。就是Listen before you sing,提醒了現代人,你先聽,聽了之後,再開口。得利於社群媒體,我們擁有可以主導的工具,去向世界發聲,但幾年過去,人們卻也因此到處爭相說話、發表意見,深怕失去舞臺、被人遺忘,於是比聲量、搶發言,卻也因此失去了傾聽的契機。而布農長輩們提醒的話語,很巧合地成為了目前分歧社會的提醒,每個人都有自己堅定的立場,也有發言的權利,卻往往會忘了一個民主且和諧的社會。除了要表達,卻也要聽懂,而且還要判斷自己合適的位置,即便在群體中有一些音沒那麼精準,但卻會有大家在一起時的『剛剛好的好聽』,而這個也會形成了這個群體的特色。

還記得片中因為坍方,孩子們只得依賴怪手救援去參加比賽的情節嗎?布農長輩們圍成一圈在山中為孩子們唱出了一段布農歌謠〈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也就是『互相提攜』的用意。他們不僅彼此扶持著來唱,在吟唱聲中更是用層層堆疊的方式向天神祈福,而這樣的精神,也完美呼應了方老師對孩子們所說的,『你就開心的唱,快樂的唱,其他的就交給上帝。』也想邀請你跟我們一起沈浸在平靜的心境中,學會在這個美好的土地上,先聽,再唱…

電影聽見歌 再唱預告片視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