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200米》影評:一個令人激動的非法移民故事

電影《200米》影評:一個令人激動的非法移民故事

電影200米影評

電影200米開始時,一個男人在抽菸,他渴望地盯著牆的另一邊。即使沒有任何對話,主人公的情感和隱藏的欲望在影片中被完美地描繪出來。當我們進入電影世界,人們會對一個正常的家庭有一個概念。一個中年父親,和他的妻子和孩子一起生活。像大多數電影一樣,他也有一些經濟問題。鄰居們都很友好,乍一看似乎沒什麼問題。

導演在敘述上非常成熟,要講一個令人激動的非法移民故事,又不丟下那套扣人心弦的陳詞濫調,其實是相當困難的。以家庭的枷鎖為線索,與真實的巴以衝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彼此之間只有200米的距離隔著一堵牆,約定好的每晚天台上的燈光都充滿了深深的父愛。最後一幕屋頂被五顏六色的燈光覆蓋,為這個故事增添了一份珍貴的溫暖。愛與和平是永恆的主題。在西岸巴以衝突的背景下,小人物的故事是電影節評委的主旋律和風格。然而,這也是一部關於長城的公路電影。這部電影更多的是一個沒有原因的敘事。即使在戲劇的衝突階段,整體也很平淡,略顯壓抑。應該是表達無奈(雖然力度還是差了點),而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內容豐富多了,劇中衝突情節跌宕起伏的人物情感聯繫更加精彩,能夠調動觀眾的情緒。當然也有喜歡的部分。一個是關於晚上結束時的牆的延時攝影,既不能向前邁,也不能向後邁,既不能擺脫,也不能突破。另一方面,父親在牆的另一邊掛燈籠,讓妻子和孩子互道晚安,但他們別無選擇,只能活著。

劇本很優秀,充滿張力。它把各種衝突和矛盾集中在這樣一群人身上,從而知道當前局勢的不安,在這樣一個環境中觀察源頭的親情、信任和共情,關注不同意識形態的呈現。上一秒的對立隨時可能轉化為下一秒的共鳴。我不敢相信它如此緊張和美麗!目前最喜歡的巴以衝突電影。熟悉的中東題材並沒有完全落入俗套,讓觀眾有機會體驗與家人分離的痛苦,以及黎明前出門、經過重重關卡去上班的辛苦。國與國之間的衝突看似模糊,卻以200米的小距離形式落在每一個平民身上。這個設定很好地展現了戲劇性的衝突,結尾閃爍的燈光只是黑暗日子裡的一束光,很難但不可阻擋地衝破黑夜和壁壘。

200米的距離,遠嗎?嗯,這是你能看到的最遠的地方,但是路很長。因為如果不是官方渠道,要經過近2天驚心動魄的旅程才能到達200米外的妻兒之家。所以很遠。這個人不應該後悔放棄自己的公民身份,留在巴基斯坦。因為他的民族信仰,200米的距離成了他不得不付出的代價。家庭與國家,忠孝,小人物在生活中的艱難平衡與選擇。普通人沒什麼意義。他們只能用有限的微薄力量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無奈又難過,但只要有一點幸福,他們就很滿足。

這部電影講述了以色列西岸的一堵牆的故事。主人公穆斯塔法和他的母親住在西岸,而他的妻子薩爾瓦和三個孩子住在隔離牆對面的以色列。隔離牆只有200米遠。每天晚上,穆斯塔法都會給住在另一邊的孩子們打電話,用閃爍的燈光迎接他們。一天早上,薩爾瓦打電話給穆斯塔法,告訴他,他的兒子出了嚴重事故,住在西岸隔離牆另一邊的醫院裡。由於最近到期的身份證件無法通過安全檢查站,穆斯塔法走上了私下越境的道路。原來,他和孩子200米的距離變成了200公里的冒險。

電影中的細節運用得非常好。使用對話、道具和背景音效(廣播)告訴觀眾時間和地點。此外,故事的過渡也是自然的。渴望在車裡找到工作的少年拉米、紀錄片導演安妮和她的巴勒斯坦男友基法,都在推動故事的發展。在這次冒險旅程中,他們從陌生變成了熟悉,然後互相鼓勵和幫助,表達了當地貧困環境中人們的善意。再次,導演也成功地將緊張的氣氛傳達給了觀眾。這部電影使用了許多陰暗的場景。突如其來的黑幕和沉默讓觀眾和主角一行捏了一把冷汗。

在這部影片中,一位父親冒險穿越以色列邊境,探訪兒子的住院經歷,向觀眾展示了以巴衝突給當地民眾帶來的傷害,也展現了當地民眾在生活中的無奈。生活還在繼續。高高的牆把父親和家人隔開,但卻離不開他對家人的愛和家的溫暖。

電影200米劇情

《200米》是巴勒斯坦導演Ameen Nayfeh創作的故事片,這個影片也是他寫的。該片於2020年9月在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首映。它在威尼斯日比賽中獲得BNL人民選擇觀眾獎。該片還在2021年1月舉行的第51屆印度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ICFT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甘地獎章。這部電影由梅·奧德製作,片長1小時36分鐘。

Netflix上的這部電影的簡介是這樣寫的:「隔離牆坐落在他和他的家人之間,由於技術問題被拒絕入境,這名巴勒斯坦人將不惜一切代價接近他受傷的兒子。」這部電影講述了穆斯塔法(由Ali Suliman飾演)的故事。他與家人相隔200米,這是一道隔離牆,將以色列地區與被占領土分隔開來。穆斯塔法住在巴勒斯坦控制的占領區,而他的妻子薩爾瓦(Lana Zreik飾演)和他們的孩子住在以色列一側。

在200米的行程中,有些事情似乎發生了變化。我們意識到,雖然他們是一個家庭,但他們並不住在同一個房子裡。穆斯塔法住在分界線的一端,而他的孩子和妻子住在分界線的另一端。他們通過打電話和開燈或關燈作為一種信號來交流。

這個安排對雙方來說似乎都很順利,經常越過邊境去看望家人。然而,這種分離並不是強制性的。沒有申請許可證的是穆斯塔法本人。但是,穆斯塔法認為這些規定很愚蠢,他用他的許可證來申請工作和賺取日常工資。

然而,有一天,事情變得非常混亂。穆斯塔法接到另一方打來的電話,他的兒子出了車禍,不得不住院。由於無法更新已經過期的許可證,他同一群在一輛車裡被偷渡,電影剩下的部分圍繞著這群人共同面對的各種困難和經歷展開。

這部電影出色地處理了政治和情感衝突,值得稱讚。演員們在賦予角色生命方面做得很好。當主角挑戰時,我們也感受到了他們深深的焦慮

電影200米心得

這是我的第五部電影,第二部巴勒斯坦電影,對巴勒斯坦有所了解。事實上,這些國際電影節的電影已經由組委會進行了預映。事實上,組委會的人比我這樣的公開評審更先進。這五部電影之所以能入選,是因為無論我們生活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哪個宗教,世間的悲歡離合都是共通的。

如果你想讓世界通過電影了解你的民族的艱辛,這不是告訴別人你有多有激情,你有多努力,你有多受壓迫。作為導演,就是真實地描述現實,告訴觀眾你的同胞還在為家庭和親情努力,這是世界上成熟的人的共同認知。

看完這部電影,我幾乎知道了巴勒斯坦人的現狀。以色列人住在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已經有錢了。再加上天生的商業人才,科技產業發達,以色列政治穩定,社會經濟比其他阿拉伯地區好很多。如果東海岸的巴勒斯坦人想謀生,他們自然得跑到西岸去。這種情況太正常了,參考前東德和西德。在物質差異下,思想信仰上的差異是什麼,對民族敵人和家庭成員的仇恨是什麼,讓家庭成員過得好才是最重要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