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彈列車/殺手列車》影評:凌亂多彩、激烈的旅程!

美國動作喜劇電影《子彈列車/殺手列車》改編自日本著名小說《Bullet Train》。 劇情描述經歷心靈創傷的前殺手男主角按照接線人的指示,執行一場他以為很簡單的搶奪公事包任務。 不過執行任務的途中卻遇到越來越多大有來頭的殺手,雖然這些殺手的目的都不大相同,但卻又好像有所關聯。

子彈列車影評

有些人可能會說子彈頭列車的編劇很糟糕,因為在電影的開頭肯定是這樣的感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內容主題融入其中會變得越來越好。應該很多人在看完電影後會聯想到某些動作片,不過第一時間浮現在我腦中的是前幾年的偵探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 而他們相似的點就是在於多位主角、多個背景故事、多個目的卻都有所關連。這也讓《子彈列車》成為了動作電影中獨樹一格的存在。 過往絕大多數的動作電影都會將故事主軸貼合在主角身上,畢竟大家就是來看海報中間的主角爆打敵人或跑來跑去的。

不過從這部電影的開頭,導演就讓我們知道他想講的故事,並不只與海報中間的 Brad Pitt所飾演的瓢蟲相關而已。 所以戲份分了很大一部分給配角們,雖然能讓這些角色的背景故事及心路歷程都很完整,但很少電影會這麼做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賭注。

若這些配角的故事無法抓住觀眾的眼球或太脫離主線劇情,那麼就很容易讓人覺得「多餘」。 而故事架構更冒險的是採用類似「RPG 闖關電玩模式」。 也就是主角遇到1號殺手,透過打架和互嘴讓我們了解 1 號殺手的角色性格。戰鬥途中穿插他的背景故事,戰鬥結束後讓他逃走或死亡,然後接著遇到2號殺手,以此類推。

不過就這麼剛好這個故事加入了一點點的偵探推理元素,讓我們在觀看這些角色的背景故事及互動時,也能夠順道拼湊出他們為何會在此時此地出現,以及與幕後反派 White Death 的關係。進而讓這些角色不只是作為主角的標靶出場而已。

可惜的是還是有一兩個角色的動機及目的與主線劇情的連結過於薄弱,加上採用的是闖關電玩模式,導致有些劇情段落與段落拼起來的間隙有點明顯。 然而縱使如此,劇情依然能夠順暢走下去的關鍵點就在於其可以看做是潤滑劑的動作場景和搞笑橋段。

子彈列車動作場景

先來聊聊動作場景好了,很棒,但絕對可以更棒。 以武術指導出生的David Leitch在過往的電影裡最擅長的就是使用各種道具來輔助戰鬥,而《子彈列車》無疑是他揮灑才華的天堂。

在列車上各式各樣的道具合理到不行的擺在那邊等你拿起來給對方迎頭痛擊,完全就是包羅萬象的精彩動作戲。 但是,當我們放寬視角,以一整部電影來看的話,所有動作戲都是透過猛丟身邊的道具和快速剪接的拳腳搏鬥來處理,反而顯得有點單調。 原本可以用車廂太過狹窄來作為缺乏長鏡頭動作戲的藉口,不過…沒辦法《尚氣十環傳奇》就已經示範了這點不會是個問題。

除了缺乏長鏡頭以外,導演於過往作品中很喜歡在角色被擊中臉頰後呈現出的慢動作定格畫面,好像也是幾乎沒有用到。 這種能夠讓動作場面完美融合搞笑橋段的手法竟然沒被使用到,只能說很棒了,但就是美中不足阿!

子彈列車搞笑畫面

至於搞笑畫面,對我來說已經可以算是頂尖的喜劇電影之一了。 不過「好不好笑」這點一直以來都非常的因人而異,所以我簡單分析一下技術層面就好了。

導演對於搞笑橋段的處理就像是他對於動作場面的設計一樣,利用了很多「道具」去輔助笑點,不只是角色自己的喜感或是對話間的玩笑話而已。 不過有些「道具」是你必須要先知道為什麼才會覺得好笑。 例如說Channing Tatum的客串,單純知道這個演員,跟你知道他和Brad Pitt在今年互相客串這點。那個好笑和驚喜程度是完全無法相比的。

還有一個對話上的小細節,由Aaron Johnson飾演的柑橘(Tangerine)在一個搞笑橋段內刻意用非常偏激的英國口音說出「ABOOWAA」,很明顯就是在模仿前陣子很紅的抖音頻道。

另外一個容易被忽略,但台灣翻譯竟然有get到的細節是,很愛《湯瑪士小火車》的Lemon說White Death的兒子對應角色是Percy,還指著他連罵了兩次:You’re a Percy. You’re just a Percy. 雖然台灣卡通的官方翻譯是「培西」 但電影中這個 Percy 翻譯成了「波西」,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他真的就是波西阿!

《子彈列車/殺手列車》影評:凌亂多彩、激烈的旅程!

子彈列車內容情節解析

其實《子彈列車》是有潛力像《媽的多重宇宙》看齊,成為一部耐人尋味的電影。 故事前期男主角瓢蟲一直抱怨自己很衰,然後試圖做出改運的舉動,延伸到了故事後期則是透過加入一個哲理議題,在進入最終決戰前讓瓢蟲和 The Elder探討著「運氣」這個主題。 而劇情上則是透過男主角的稱號「瓢蟲」讓我們知道了很多事情是一體兩面的。

The Elder 對他說道:「在西方國家,瓢蟲或許代表著幸運,不過在日本,瓢蟲背上的七星則是代表人生中的七種苦難。」 這時日出的光芒照射在主角臉上,他頓時醒悟:「原來沒有所謂的好運或壞運,全都是命運的安排而已。」

看到這段就跟當時看到《Eternals》以文戲出生出的趙婷在處理動作場面竟然可以得心應手一樣。 以武戲出生的David Leitch在處理文戲這方面也是不錯的阿!

甚至他還將運氣這個主題,藉由White Death喜歡透過轉動只有一發子彈的左輪手槍向自己和對手輪流開槍這點作一個呼應,類似於《The Dark Knight》的Harvey Dent。 由於電影中的這個主題探討及畫面都只是淺淺帶過,讓《子彈列車》沒有機會去挑戰神作的地位。 不過我反倒覺得導演不冒著很有可能失敗的風險在這部電影中加入太過發人深省的議題,而是選擇維持整部電影的調性,專注的呈現動作喜劇娛樂觀眾這點,是絕對良好的處理。 畢竟如果要像《媽的多重宇宙》那樣有深度、有動作、有笑料、有感觸,以一個殺手在列車上完成任務的劇本來說並不是很好發揮。 就看看片商願不願意在續集或前傳電影中挑戰這件事了。

因為關於男主角的劇情讓人滿好奇他們是不是有所隱瞞想要拍一部前傳電影。 這次《子彈列車》的故事,主要都是著重在刻劃瓢蟲當下的心情,而不是他的背景故事。 印象中沒錯的話劇情只有提到他有次出任務時,因為被檸檬射中了兩槍後,才開始做心理治療。 不過在那個任務中是發生了什麼事?他們在那個任務中的關係又是什麼?都沒有讓觀眾知道,讓人很是好奇。

劇情甚至提到了兩三次那次任務的地名 Johannesburg。 就像黑寡婦和 Hawkeye 的 Budapest 一樣,成為能夠發展續作的好題材。 不過《黑寡婦》是搞砸了啦!總而言之,《子彈列車》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將動作及搞笑橋段完整的呈現出來,成為近期可以說是最輕鬆消遣的娛樂電影。

雖然劇情上還是有些許 bug,最後女主角「王子」的反轉也過於容易猜測。(比Ryan Reynolds會客串這部電影還好猜) 畢竟在所有角色中,只有王子的背景故事是利用超級簡短的一句話帶過且沒有畫面。 不過在動作場面的設計及搞笑橋段的處理都滿出色,我特別喜歡導演安排後期的一些笑點是仰賴於前期的小細節鋪陳,這點非常值得讚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