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熱門的同性電影可能是一部你從未聽說過的電影。當西方電影院關閉時,關於兩個男孩的校園戀情電影在臺灣打破了重要的票房紀錄,贏得了蔡英文總統的支持,甚至導致絕望的香港影迷以黃牛的價格購買有限場次的電影票。在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中,高中生阿漢和Birdy在社會、宗教和心理壓力下陷入了愛情糾葛。
中文流行文化的觀眾對臺灣校服的浪漫並不陌生——《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和《我們的時代》是臺灣本世紀最大的文化輸出品之一。與上述影片相比,《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帶來了更沉重的情感衝擊,也更多地探索了它的時代背景,但它沒有達到預告片所承諾的“宏大史詩”,也沒有與金棕櫚獎獲獎經典之作相提並論,但其感性的電影製作與西方最近廣受讚譽的同志電影相當。
阿漢對世界的看法很重要,不僅因為他是同性戀,還因為他生活在20世紀80年代的臺灣。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這個世界仍然對結束長達數十年的國家壓迫感到困惑。通過阿漢的主觀性,觀眾直接體驗了生活在那個時代過山車般的狀況,他享受著新獲得的解放,但下一分鐘,他就要面對獨裁文化的懲罰。導演柳廣輝用這個誘餌,建立了一個真實的時代。
臺灣電影業直到最近才有勇氣直面其民族創傷,但過去的有毒價值觀不應該隨之而生。在這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最大的缺點是與學校牧師的諮詢會議,這是影片的大部分框架。在這個過程中,奧利弗神父不出所料地用恐同的言論譴責阿漢對Birdy的感情,而阿漢則痛苦地、自嘲地尖叫著迴應。
當獨立的西方電影很大程度上已經進入後同性戀時代,同性戀的定義不是鬥爭和戰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這裡仍然需要大聲地為同性戀辯護,仍然感到有必要為同性戀之愛的正義而爭論。雖然臺灣為自己是亞洲第一個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而感到自豪,但臺灣民眾仍然需要被說服。
思想保守的人不太可能接受明確的同性戀戀情,對於比較自由的目標觀眾來說,這兩者之間的對話讓人感到疲憊和多餘,並創造了一種殘酷的觀影體驗。對阿漢的說教不僅侮辱了他們的智力,奧利弗神父的偏執也提醒了他們曾經肆虐(現在仍然存在)這個世界的殘酷——這提醒了他們的內心深處。如果同性戀是一種既有快樂又有痛苦的經歷,那麼《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花在後者上的時間要多得多。每一個快樂的瞬間都被拒絕了,或者導致痛苦,甚至有大約45分鐘期間沒有一個快樂的場景。即使這對角色的世界來說是正確的,但對我們的世界來說卻不是,不斷重複的恐同觀點和源於同性戀的創傷讓這部電影難以忍受。
同性戀的影響:正如前面提到的,拯救電影的英雄是《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裡角色所聽的主題曲。這首歌很快就在YouTube上積累了2000萬的點擊量,臺灣的網紅們翻唱了一遍又一遍,甚至還獲得了最佳原創歌曲金馬獎,這首歌通常不會出現在熱門歌曲榜單上。那是因為它實際上把電影提升了十倍,這首歌的歌詞充滿了絕望的自我反思,讓我們感受到人物的痛苦,它精緻的假聲反映了他們脆弱、受傷的狀態。
但這首歌的象徵意義超越了它的技巧,就像有一個同性戀版本的《我們的時代》很重要一樣,有一個同志版本的那些熱門電影歌曲也很重要。同性戀聽眾現在有了他們自己的熱門歌曲,而愛上這首歌的異性戀聽眾現在也在唱一個以同性戀身份寫的愛情故事,不管是不是有意為之,在藝術的力量下,這首歌的創作團隊將同性的慾望昇華為主流意識。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是受歡迎的高中背景,在亞洲廣受歡迎。它並沒有把同性的親密行為變成異性觀眾注視的場景,而是從感官上探索了成年的快樂和痛苦。